导航| 欢迎访问商讯网
综合商讯
当前位置: 商讯网 > 综合商讯 >

络安全工程师传授几招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小技巧


投稿: adg  2016-09-20 14:50:17  来源:  我要评论(0 ) 访问次数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了一种现象,从大学生被骗猝死和自杀,再到大学教授被骗千万,民众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的问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多人单纯的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是相关机构和部门监管的问题,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是否有人想过,自己信息被泄露其实自己也是“帮凶”呢?下面是小编在咨询一位资深的网络安全工程师之后,并自己收集整理的几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一,旧手机,换新手机时,很多人会将旧手机转卖。尽管你将旧手机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甚至将其格式化,但通过技术手段,专业人员还是可以把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等全部恢复,就连支付账号、信用卡信息也可能被还原。小编提示,换新手机时要尽量“喜新不厌旧“哦。如果确实有出售的必要,也要提前做好清除的工作。

  二,各类单据,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办理手机卡的业务单、水电费账单……这些单据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小编提示,自己的单据不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撕碎或擦除并且谨慎处理。

  三,公共WiFi,若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小编提示,蹭网有危险,入网需谨慎,尽量将手机设置成不自动连接。

  这些信息泄露的情况只是被动的,只要加强防范就可以避免。然而还有一些信息往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主动”贡献出去的,比如在社交平台的交流中,个人信息往往就暴露在网上,而这个信息是可以被所有人看到的。再比如说,找工作时的个人简历,人们常常在网上找工作,个人信息很容易就被他人查询得到。小编提示,无论在什么场合,一定要注意隐藏自己信息,安全第一嘛。

  还有一种情况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就是手机中的APP。如今人们安装手机APP的时候往往都不会留意,APP所需要的权限很多,比如访问联系人、通话记录、短息等等。而这些未必是APP必须用到的权限,网络安全工程师提醒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设置或安全软件禁用这些权限,以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会不会有人会想,自己的数据传到APP运营商那里很安全啊,小编是不是在危言耸听小题大做了?实则不然,有些信息不一定是一些采集和应用民众个人信息的部门、单位有意泄露的。网络安全工程师介绍,在《移动互联网金融APP信息安全现状白皮书》中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金融APP存在大量信息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为客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的APP都缺少规范的安全监管的标准和流程,许多APP缺乏对其代码和业务逻辑的充分安全性的测试,客户的信息很可能置于风险之中。最直白的例子莫过于去年乌云平台报告的”新赛点“泄漏用户敏感信息的漏洞,通过新赛点泄漏出的内部管理系统无需密码和账号就能看到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电话,银行卡信息等等。危害等级被评为:高,并已通知官方,然而据网络安全工程师透露,从去年截止到发稿,此漏洞一直未修补。所以小编想提示大家,谨慎的安装APP,并且细心控制APP权限,防患于未然也是有必要的哦。

  另外这位网络安全工程师还透露,每一款软件或者程序都存在着一定的BUG也就是漏洞,这是一个要不停完善的过程,而这些漏洞就给某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所以如果想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信息,在手机上一定要小心哦,毕竟现如今手机早已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

  最后小编想跟各位说,国家已经出台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规定,但是只靠部门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想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要从身边做起哦,细节决定成败嘛。同时也呼吁大家在发现有人贩卖个人信息的时候积极举报,大家共同努力建设出一个和谐稳定美好的社会。  (文中部分数据来自于扬子晚报、新华网、《移动互联网金融APP信息安全现状白皮书》)

分类: 综合商讯   关键词
分享到:  
20.9K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