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商讯

践行体重管理年战略,儿童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圆满举办
为全面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21-2025)》,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于3月28日至30日在南京成功举办"儿童健康管理'1+N'工程儿童运动处方师培训班"。本次培训作为协会"体重管理年"重点推进项目,汇聚全国近百位儿科/儿保科骨干医师,通过系统化教学与创新实践,搭建体医融合人才培养新平台。
一、专家授课 夯实学科基础
协会特邀国内专家组建教学团队,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原副巡视员曹彬立足国家政策层面,深入解析《儿童运动与保健》的战略价值。
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原副巡视员曹彬
南京市妇幼儿保科童梅玲教授结合三甲医院实践经验,系统阐述儿童运动保健门诊建设路径;南京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李晓南教授和学员共同探讨《儿童营养代谢与身体活动》的临床实践。
南京市妇幼儿保科童梅玲教授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李晓南教授
上海体育大学陆大江教授创新性整合运动医学与临床医学,构建儿童运动处方理论框架;首都儿研所樊朝阳介绍《儿童运动体能门诊》实践经验,系列课程涵盖营养代谢、体态矫正、体能评估等核心领域,形成儿童健康管理全链条知识体系。
上海体育大学陆大江教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樊朝阳
二、双轨教学模式 提升实操能力
培训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在石家庄学院李立教授指导下,学员通过脊柱侧弯矫正、扁平足干预等真实案例演练,掌握体态评估十八项标准流程。本次培训精心设置的"运动处方工作坊",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现体测-评估-干预全流程实战模拟,显著提升基层应用能力。
石家庄学院李立教授
三、体医融合创新 树立行业标杆
会议期间,协会组织实地考察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儿童运动场馆,场馆集评估、训练、指导功能于一体,配备了智能评估设备、功能性训练设施和家长指导区,充分体现了体医融合的创新理念。
本次培训是协会推进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化、标准化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将持续完善"1+N"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体医融合创新实践,为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健康指标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商讯网热点
商讯网最新原创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