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剧“融合”电影科技,金鸡奖获奖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回乡热映

2022年11月12日,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敦煌女儿》获得最佳戏曲片,继斩获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之后,《敦煌女儿》再获殊荣。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舞台剧为蓝本进行创作拍摄,由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真实还原了樊锦诗先生在敦煌进行考古、学术研究保护事业的五十多年风雨历程,影片用沪剧独特的艺术形式配合电影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展现了几代学者在敦煌的艰苦生活,以及在这种条件下,学者们不惧磨难、奉献敦煌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被誉为“敦煌的女儿”。2019年9月17日,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与敦煌研究院会议室多位代表座谈并亲自授予樊锦诗“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拍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是沪剧的一次大胆尝试,导演滕俊杰为了实现同名舞台剧的电影改编,从剧本修改到拍摄、上映,多方磨合,前后花费三年多时间。制作团队在敦煌研究院、三危山、九层楼、石窟等地进行实景拍摄,难度高、挑战大。在紧迫的时间要求下,电影力求真实展现莫高窟壁画之美,及几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守护传承,许多在舞台上无法呈现的场景,都在电影中得到表达。

导演滕俊杰已有十年的戏曲电影拍摄经验,导演了《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捉放曹》等多部戏曲电影,作品获得过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基于以往几部戏曲电影的拍摄实践,滕俊杰摸索出“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拍摄技巧,坚持“戏曲为本、电影为用”的创作理念,影片风格基本遵循戏曲的表演程式,将艺术与电影科技融为一体,运用最前沿的4K全景声技术向观众展现艺术之美、科技之美、文化之魂,彰显了国际传播的文化吸引力,传统艺术戏剧和影视相结合,使传统戏曲可以得到传承,让更多人了解传统艺术戏剧,是影视科技与艺术的创新。

今年2月,滕俊杰作为嘉宾出席第一届上海科技影都电影科技创制大会,会上展示了8K技术拍摄的戏曲电影合集,利用影视高科技拍摄方式和戏曲相结合,更好地将传统艺术戏剧传承下去,保护好文化传统。传统艺术戏剧和影视相结合,将会成为这个未来行业的发展的标杆,实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上海科技影都影视工业产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