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来了!哪些东西不会改变?
技术的进步往往不只是对原有技术的替代,更多的是一种运营模式的颠覆。首先,用户消费习惯的深度改变将影响到互联网的内部结构,无论是视频、微博,还是新闻客户端,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体验超过临界点之后,就不会长期固守PC平台。4G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进程;其次,以视频为核心的各类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视频通话、视频会议、幼儿监护等都可以通过手机和APP得到实现;第三,物联网等衍生应用的发展。物物通信本身需要借助新的技术,原来成本较高的应用有可能通过软件和APP方式来解决,从而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比如车联网,就可以实现在移动状态下的数据交换,无需借助GPS等方式。
雷军说,站在时代趋势的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天”的确变了,我们当然也得变!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的又是什么?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进行沟通的信息和相互协作的目标诉求。
沟通是社会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交换与信息共创,是意义、态度和感情交互,是影响行为和过程的一种方式。沟通是协作的必要前提与保障。沟通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协作的效率。包括4G技术在内的沟通技术和方式让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组织中的任何成员以各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的统一通讯与协同(UC&C)引擎支撑起了协作型组织的运转。
由致远软件编撰、世界知识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协同创造价值》指出,在非物料操作性工作和运营管理性工作中,沟通既是协同工作的条件和过程,也是工作的状态和结果。有人说:沟通即商务、沟通即人生。从组织(如企业)角度来说,沟通会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信息(知识)共享访问(Accessing)、信息主体连通(Connecting)、互动协作(Collaborating)。而有效沟通包含三个条件:平等沟通、过程可查、达成协同。由上图可以看出,“沟通协作”作为“协同九宫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基础性的作用,“不沟通无协作”,更谈不上协同了!
从主体对象的角度看,沟通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类:“人-机”信息的沟通,指个体对组织(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库、知识库、信息门户、网络社区、应用系统)的访问、登录、增删、修改等行为;“人-人”之间的一对一沟通:谈话、电话、短信、视频聊天等;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沟通。
沟通的充分或通畅与否直接与决策有关,或拖延,或停滞,或没有达成共识、协同,影响效率。在组织的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中建立起统一的沟通通道和引擎;在所有信息流程中支持各种方式和各种类型的信息共享;实现各类行政、业务审批及时、快捷,不受异地约束;支持移动互联方式的信息沟通;支持BYOD;构建支持流程过程的沟通流程机制;沟通过程实现可视化监控、记录日志、回溯查询等。
4G网络和手机功能的大量应用让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大大减少,沟通的效率大幅提升;通讯(Communication)延展了人类的沟通,这种泛在互联的普及发展使得信息联通的规模超越某个临界点,从而展现出崭新的世界。这将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改变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组织的结构和运转方式。沟通互动本身就是信息协作的过程,这才是沟通的真正内涵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