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考古学家唐际根做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堂,精彩讲座受热捧
12月18日下午,由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和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二期在掌声中落下帷幕。著名考古学家、安阳殷墟考古队原队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以“甲骨遇上考古:殷墟与中华文明探源”为题,在宝安图书馆负一楼大报告厅为现场及线上的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殷墟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唐际根教授从“考古学遇到金石学:历史选择殷墟”“从殷墟出发:证史商王朝”“从已知到未知:寻找夏王朝”“重建史前史:更早的中国”“最早的成文文献:殷墟发掘与汉字探源”“文明的广度与高度”六个方面对殷墟考古研究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述。讲座伊始,唐际根教授以“符合、祝福、筵席”等常见词汇为切入点,解读其与商王朝、殷墟以及甲骨文的关系,论证殷墟的重要地位。唐际根教授指出,只有当甲骨遇上西方传入中国的考古知识后,才诞生了中国的考古学,而这个地点就发生在殷墟。殷墟背负着国家历史的重建,它不仅确立了商朝历史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同时也让中国考古学者开始了求证夏王朝的考古学考证历程。此外,唐际根教授还从国际视域中解读殷墟的重要性。他指出,殷墟关乎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殷墟甲骨文的出土,让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当中最璀璨的一个古代文明。


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广受观众热捧,“南方+客户端”“文博V视”等直播平台共收获4.3万人次在线全程观看,观众积极在评论区点赞留言,直播间氛围活泼热烈。讲座现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在场的观众与唐际根教授进行了交流。观众在聆听与互动中感受着这场浸润心灵的文化大餐,在轻松的氛围中跟随着考古专家的思绪,感悟三千多年前殷商社会的文明气象与中华文明的深远厚重,有力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正如一名现场的观众所感叹:“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唐教授这样的考古学家,前赴后继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追溯中华文明,才会让我们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人,都能自信自豪的说出我们的文明,这可能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



据悉,唐际根教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席教授,为中组部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曾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古物古迹理事会(ICOMOS)专家,长期主持殷墟遗址发掘与研究,承担国际古迹理事会世界文化遗产评估工作,促成安阳殷墟等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曾组织并主持中加合作项目以及中国社科院重大科研项目。在《考古》《考古学报》《PNAS》《Antiquit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曾获夏鼐考古学奖一等奖、郭沫若历史学奖一等奖、中国考古学会优秀科研成果金鼎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杰出科研成就奖等。(通讯员:彭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