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团队解散了”,这是他们最后一句话
写在前面:
当年餐饮配送美团和饿了么,滴滴和Uber,小黄车和摩拜的“跑马圈地”战役,让十年的商业生命周期在短短一两年间就尘埃落定。入围者纷纷进入,比的就是谁的动静大,谁又拿到钱了,在一番跑马之后,进入博弈日渐明朗或是新的洗牌期,如今这种烧钱游戏“复制”到无人货架似乎有点“水土不服”,从爆红到现在集体“凉凉”,是商业模式走不通还是另有隐情?
“正在内部调整,还不知啥情况”
“我们团队解散了”
“拿不到钱了”
“之前做BD能月入好几万,现在没事干”
这是几家新零售便利店+无人货架相关企业员工,告诉小易的真实消息。
到底肿么了?去年,行业形势大好,鼎盛时期5个月融资额超过45亿,现在却风云突变,网上铺天盖地的裁员、倒闭新闻接踵而来,究竟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
资本下的香饽饽,自然是可以有钱“任性”。比如扩张网点和人。
“有同行在一线城市招了400人,4个城市经理拓展市场,主要盯着办公区和学校。后来大家也跟风起来,连三四线城市也疯狂扩张,当时我们在这里的团队有200人。”负责广深区域运营的老钱说。
“当时做BD很容易,每月赚好几万,冰柜货架都是免费给商家用,有时候还要给商家租金。”总结起来就是干地推,根本不愁没单来。
听老钱一讲,是不是觉得虽然有点野蛮生长,但从市场开拓情况来看也是妥妥的,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就是“无人”本身。
“人性考验不起啊,现在无人模式运行全靠消费者自觉,刚开始货物耗损和丢失的比率只有10%,到今年翻了好几番,本身搞这东西利润就很薄,这样一来,利润完全跟不上丢失的量。”老钱说。
所以,无人模式到底行得通吗,现在真不好说。当利润跟不上支出,频频需要资本来“续命”,当资本不再看好,就很容易崩塌。
“现在行业内都在撤点裁员,包括一线城市,年前物流团队开始裁员,我们团队从当初200人到现在只剩几十个了。现在BD都没事干,整天等总部调整的消息,好多同事都在找新工作了。”老钱感叹。
除了货损丢失的因素,供应链也是比较大的成本。
“新零售”听着很新鲜,消费升级带来了即时,高频的消费行为,但是更挑战供应链的运作能力,从采购,仓储到物流,配送等环节需要高效配合。
但事实上,是怎样的呢?
“不仅终端丢货严重,仓储那块也丢货,还无从查起,补货也比较慢,经常这里补一点那里补一点,每次补一点点,配送机制不完善。现在撤点了,货架和冰柜都不要了,因为回收的人力和仓储成本更呛了。”老钱说。
那么,现在行业下一步棋怎么走?我们能看到一些端倪—那就是差异化发展与供应链的完善。
比如,无人货架向智能柜和便利店横向发展 ,行业内不少企业均布局无人货架与便利店,向新型智能柜发展也是一条新途径。正如上面所说,全靠消费者自觉模式的“无人”有弊端,基于信用消费体系、生物识别等技术的模式完善优化 ,或许会更好监管。
此外,新零售讲求服务体验,有的企业向生鲜配送O 2O 纵向发展, 这是大家认为比较有“前景”的方向之一。目前,在全国多家便利店品牌中,80%基本在生鲜配送领域有所发展,随着鲜食、水果等需求旺盛,从配送效率到品质都越加重视,从源头,到仓储,到配送门店的全程可追溯一条龙服务,变成了新的发展契机 ,自建鲜食基地,掌握供应链全链路,保证从源头到餐桌的生鲜冷链高效,可控,这一点许多品牌都已经开始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结语
无人货架干的是零售生意,经过快速疯狂生长,行业正式进入重新洗牌阶段,巨头玩家将在接下来的战役中诞生,而在接下来的战略布局中,供应链是关键!为保证消费者体验,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供应链系统支撑!当生产到销售的全链路打通后,具备分拣能力和物流体系的柔性供应链会更高效,成本更低,用户体验更好。
要做到这一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实时透明化,数据化,全链条的运作效率提升,保证生鲜食品的品质等,缺一不可。相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来临,将加速赋能供应链升级,成为零售“玩家”把控供应链的关键,未来成败或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