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欢迎访问商讯网
综合商讯
当前位置: 商讯网 > 综合商讯 >

“最全”汉能亮相SNEC 全景展示整体领先实力


投稿: Monica  2017-04-26 15:27:53  来源:  我要评论(0 ) 访问次数 
4月19至21日,SNEC第十一届(2017)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在上海举行。汉能集团携Solibro,Global Solar Energy(GSE),MiaSolé,Alta Devices等技术路线一众精品亮相展会,全面展示自身产品、布局和战略。

SNEC是全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展会,涉及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应用产品和元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统,涵盖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汉能在SNEC大会上亮出家底,无论高端装备“交钥匙”工程、户用发电系统,还是太阳能公路、太阳能汽车、无人机,到户外便携式移动能源潮品,从天空到海陆,只要需要能源的地方,汉能总能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这也是汉能与同业企业最大的差异化所在,别人家能做的汉能能做,汉能能做的别人还真做不了”,一位观众在汉能SEC展台上说。

汉能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彬在SNEC期间“全球光伏领袖峰会”上也表示,薄膜太阳能技术在国内从无到有,到汉能引领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开创移动能源的先河。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必将从信息层面,扩展到各个领域,成为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能源也不例外。汉能可以从家居到户外,从房屋到汽车,让每个个体都成为发电主体,使移动能源无处不在,市场也就无处不在。

站在能源产业变革的风口

当一个iPhone没电了,身边又无固定电源或移动电源时,只需要展开一张160克重的汉能薄膜太阳能发电纸,光照2至3个小时后,手机就可以电力满格,目前,只需要花费几百元就可以在天猫和京东等各大电商网站购买到汉能推出的这些民用移动太阳能发电产品。

电力,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没有摆脱传输和储存的硬件制约,然而随着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成熟,整个能源的供需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当我们的手机每一次所充电力不再来自于几千公里外的西部火力发电厂,而是一张一尺见方的移动太阳能发电纸时,这种变革已经远远不止是改变传统能源的运输和发、输、配、送方式,也带动了更深层次的电力输送和储存体系的变革。

也正是这种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和利益链条重塑,给汉能这样的技术依托性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市场增长潜力。

2016年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业绩的扭亏为盈,主营收入以44.83亿港元同比增长了59%;在公司的业绩贡献上,户用发电事业部凭借着经销商渠道取得的成功,在过去一年完成了3万套光伏系统的销售,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2.81亿港元骤增到12.35亿港元。

“逆境突围,上游装备及下游应用两大主营业务板块增长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实现年度扭亏为盈;技术实力持续提升,装备交付能力保持业内领先水平;下游市场继续开拓,户用等分布式销售增长强劲,覆盖全国的经销商体系在业内独树一帜;公司治理能力大幅加强,企业内生增长动力不断释放,并牢固树立了‘以客户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成为了市场对汉能2016成绩单的认知。

在去年的业绩贡献主力当中,户用发电事业部在汉能的组织架构中主要负责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小型工商业分布式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公司已经建立了庞大的经销商网络、系列产品体系和“三位一体”的售后服务体系。根据公司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优化更换后的经销商数量保持在1200家以上;而按照公司的下一步计划,在2017年将使其经销商网络覆盖超过全国90%的区县,经销商总数届时将达到2000家。

在汉能高级副总裁张彬看来,“2017年,汉能将继续由‘销售’转变为‘营销’导向,坚持市场至上、用户为先,以客户为核心,建立与消费者全价值链的沟通和互动。”

架构重组搭建“一基两翼”

从“销售”到“营销”,一字之差,背后是汉能整体战略的转型。

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的光伏产业跌宕起伏,始终没有能够走出投资拉动的模式,同质化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价格战,一面是产能严重过剩,另一面是市场的真实需求并未得到充分发掘;从“销售”到“营销”,意味着汉能将在光伏发电产品上摒弃行业多年来奉行的成本竞争优势,回归产品的价值提升,同时也要求汉能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市场需求的发掘。

在汉能去年的年度报告中,薄膜太阳能产业被明确为战略重点。

目前,汉能在薄膜太阳能产业上已经实现了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在布局全产业链的同时,公司也将更多的精力倾向于下游的市场开发,推进下游户用发电、分布式发电、农业薄膜太阳能应用、薄膜太阳能“汉墙”、光伏扶贫等销售业务,开发更多适合薄膜发电技术的应用领域。

为了推进业务上的战略转型,汉能过去两年中在组织架构上也进行了优化重组。公司早在2015年的财务报告中,就提出了打破原来上、中、下游分割的组织模式,重新搭建了一个立体式的组织架构;2016年,公司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在重组后将集团分为13个核心业务事业部,覆盖集团上游、下游核心业务。

这13个事业部,有6个覆盖上游业务,7个覆盖下游业务;上游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高端装备及产线的“交钥匙”解决方案,下游业务则提供分布式能源及移动能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汉能将上游装备产线业务设为左翼,下游分布式能源及移动能源业务设为右翼,这两翼又以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基础,这一架构被汉能称之为“一基两翼”。

这种围绕核心技术优势,一手掌控上游产线,一手扶持下游消费的商业模式,此前在液态食品行业的利乐公司和手机行业的苹果公司身上,都曾经取得了业界瞩目的成功案例,营销界人士也将这一类公司称之为产业链的“链主”。

把技术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汉能的技术优势,来自早期的沉淀、发酵。从2012年到2014年,汉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海外连续并购了多家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包括德国Solibro公司、美国MiaSolé公司、美国Global Solar Energy公司及美国Alta Devices公司,这些公司在各自的技术路线研发和产能效率上均保持着行业最高纪录,而这些纪录还不断被刷新。

通过这一系列的产业并购,汉能掌握了薄膜太阳能领域全球最领先的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技术,同时也掌握了全球领先的装备产线制造技术及其研发能力,这些制造技术和研发能力也构成了汉能在国内光伏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眼下,汉能希望能够通过持续的投入与研发,进一步提升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和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同时不断改进铜铟镓硒装备产线技术、砷化镓装备产线技术方面的研发与制造能力;而最终的目的,是推进这些国际先进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国产化和大规模量产,为此,汉能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就是尽快形成柔性、高效铜铟镓硒和砷化镓薄膜电池的国产化。

在为期3天的2017上海SNEC展上,也是汉能下游产品线的一次集中“亮家底”。在汉能的展台前,可以看到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旗下Solibro事业部的大尺寸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幕墙组件,汉能美国子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GSE)的PowerFlex六米柔性CIGS薄膜组件、薄膜太阳能交通隔音障、GSE柔性膜结构及新一代ICI封装PowerFlex组件,汉能美国子公司MiaSolé世界单片功率之最的柔性组件Flex-03和可自由弯曲剪裁的第十代芯片,以及面向民用市场的便携式薄膜太阳能发电纸、依托于汉能美国子公司Alta Devices生产的高效柔性砷化镓(GaAs)薄膜太阳能组件而研制的全太阳能动力跑车Solar R和太阳能无人机……

让最好的产品落地生根

将全球最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在中国市场上生根落地,说易行难。

汉能并购的美国MiaSolé公司,是一家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商,2004年创立于美国硅谷,其拥有长达13年的研发到量产经验,该公司在铜铟镓硒工艺、设备、靶材、产品研发技术水平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公司具备全球唯一的“CIGS一站式全自动卷绕式磁控溅射镀膜系统”产线交付能力,该产线拥有不破真空连续完成所有CIGS电池薄膜沉积的工艺,其独有技术更突破了CIGS量产良品率与成本的瓶颈,单次可连续投入8千米长、1米宽不锈钢衬底,单台单次生产产能超过1.2MW,其工艺节拍小于60分钟,研发与生产周期也为业界最短。

“不锈钢进去后,60分钟,芯片出来。最重要的是,整个工艺都没有任何废水、废气的排放,能耗也非常低。汉能MiaSolé每生产一兆瓦的芯片,耗电远远低于2015年光伏制造标准,耗水只是制造标准的7%。能源回报期特别短。”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徐晓华这样描述汉能的MiaSolé生产工艺,而汉能在河源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始实现这一产品的国产化。

依托于MiaSolé所生产的轻质、柔性、坚固、可裁切的芯片,可以使最终产品刚柔并济,既可以生产常规尺寸的双玻产品用于电站建设,也可以生产柔性产品用于分布式,同时还可以将其与背包、帐篷、车、船等多种民用移动产品相结合。

2016年,一家国内知名的物流厂商使用MiaSolé柔性薄膜电池铺设于该公司的物流卡车顶上,为卡车停车时提供电力,用于冷藏车、冷链物流及冷库,从而减轻营运成本;此外,汉能海外团队与厄瓜多尔公司合作,将MiaSolé柔性组件用于建造全太阳能动力船,并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中成功下水;MiaSolé还与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官方供货商签署合作协议,为足球场附近的照明设施提供绿色电力。

基于汉能Miasolé薄膜太阳能组件的优异特性,在欧洲市场上也斩获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其中仅在荷兰市场,就先后出现在了荷兰AFAS体育场屋顶、荷兰最大的国家花卉植物交易中心屋顶以及荷兰泽弗纳尔市市政厅的屋顶。而在芬兰和意大利,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汉能薄膜光伏产品。

“移动能源+”开启全民智慧

汉能的移动能源战略,借助全社会的智力资源,将移动能源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推出各式移动能源新产品。

这其中,“移动能源+”与汽车行业的合作最为广泛,公司早先不但在餐饮车、观光车上植入薄膜太阳能发电设备,还将太阳能芯片植入到豪华跑车阿斯顿•马丁赛车中,提升赛车性能,也曾为特斯拉量身定制了薄膜太阳能充电系统。

这期间,最为引发外界关注的是在2016年7月份,汉能一口气发布了4款可商业化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仅颠覆了传统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概念,也使得传统电动汽车摆脱了对充电桩的依赖。

在行业人士看来,未来薄膜太阳能产业的前景,除了和传统产业的融合,还将和更多的创新产业进行融合,在国务院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薄膜太阳能技术横跨新兴信息产业、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六个领域,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产业之间一旦相互融合,将会爆发出难以估量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

分类: 综合商讯   关键词全景实力整体
分享到:  
20.9K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