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欢迎访问商讯网
服务器
当前位置: 商讯网 > 服务器 >

比特观察:喧嚣与无奈 论Calxeda的倒掉


投稿: adg  2014-01-10 11:01:23  来源: 比特网 我要评论(0 ) 访问次数 

  西方的圣诞节就如同我们的春节一样,是一个普天同庆、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无论节日的气氛多么浓厚,总有一些可怜的人和可怜的公司要在这样的日子里作出艰难的选择。

  美国时间2013年12月19日,Calxeda这家坐落于拥有小硅谷之称的奥斯汀市的新锐科技 企业 在“败光”手中所有现金并 融资 失败之后宣布重组(有消息指出这家企业将会彻底关闭,不过这一消息未经官方证实)。Calxeda曾经风光无限,其研发的 ARM 架构 处理器 被业界认为将是 Intel 等传统 x86 巨头的最有力竞争对手之一。但商场无情,在推出第二代产品之后,这家被寄予厚望的业界新锐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了下去。

  虽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但对于Calxeda这家仍处在烧钱阶段且短期内盈利无望的公司来说,相信破产法庭不太可能会给予他破产保护,而等待他的最终清算也将很快到来。而仅仅在半年前, Calxeda中国区总经理李嵘,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Barry Evans,亚洲业务发展总监Aaron Grassian,销售及业务拓展副总裁Bob Baughman等一行人还专程来到北京举办媒体见面会并大胆展望Calxeda和ARM 服务器 的美好未来。但市场无情,时隔半年,Calxeda这样的结果难免叫人唏嘘。

  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果

  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ARM服务器可以说有着一个非常好的开头。整个业界几乎一边倒的对这一有望改变整个 数据中心 和 互联网 面貌的新技术给予了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但在实际的市场需求方面,ARM服务器却四处碰壁。很少有公司愿意大批量 采购 ARM服务器用于商务时间。

  简单的说,ARM架构低功耗服务器是ARM集群应用的一种,而利用ARM集群模拟神经元、建设 物联网 等一些更高阶的项目早已在各个大学的实验室里搞的 风生水起 。ARM商业服务器在设计、制造、运维、软件编程等主要核心问题上已经没有核心问题等待解决,但为何商业市场对ARM服务器却总是叫好不叫座呢?

  原因很简单,那便是转移成本太高。对于任何一个完全理性的消费者,比如企业用户,面对一项新兴的,与原有技术完全不同,但的确有吸引力的技术时,最合理的选择就是研究——论证——实验——等待。而想要将一群最终会选择等待的用户变为实际的用户所需要的是漫长的积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归根结底,问题又回到了钱上。

  两种模式的生态系统

  通过观察传统的x86市场,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整个市场的利润分配呈现出倒三角模式,即处在行业最上游的Intel获得了最多的利润和话语权。因此,Intel有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并要求下游企业联动,形成从技术到产品在到用户的良好业态。

  而反观ARM市场,整个情况则完全倒了过来。处在行业最上游的ARM本身是个员工不过2万人,营业额不过10亿美元。而处在下游的 三星 、高通、 苹果 等业界巨头营业额高达数百上千亿美元。这就解释了为何在32位大行其道的时候苹果为何推出64bit ARM 芯片 ,在 Cortex-A9 /15大行其道的时候高通为何还死抱住Cortex-A8的大腿。而在话语权方面,高通、苹果和三星的嗓门显然也要大过ARM自身。话语权和利润的分散让ARM阵营难以形成有效控制力和合力,想要推动市场更多的还要靠下游厂商自己。也就是说,ARM生态系统过于松散,在面对Intel时,每个厂商都只能靠自己。

  凭借一己之力抗衡Intel的结果可想而知,那些大企业不屑于收购的小企业最终只能自生自灭,而那些有实力与Intel叫板的大企业也通常会因为与Intel错综复杂的联系而只把ARM当作争取Intel优惠的筹码。

  前途未知 道路坎坷

  在笔者10月份撰写的《比特观察:微服务器,你的前途在哪里?》一文中,笔者曾经这样写道:如果 大数据 将是微服务器的引爆点的话,那么微服务器的火爆将会出现在大数据大规模落地之后。如果大数据不是微服务器的引爆点的话,那么所有微服务器厂商就需要找到一个新的、能够快速成型和落地的项目,否则这个新型的行业细分就真的有可能熬不过这漫长而冷清的等待。

  ARM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更低的功耗。而Intel在这方面正在奋起直追,2013年,我们已经能够在市场上看到功耗仅为15W的至强处理器了,而功耗更低的凌动C2000更是来势汹汹。面对Intel的倾巢出动,ARM阵营谁来应战?最悲惨的结果可能是面对强敌一哄而散,留下几个退潮时来不及穿裤子的倒霉蛋在沙滩上。

分享到:  
20.9K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