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解禁代工业务 更多“技能”可以用了
在半导体制程工艺上, 英特尔 要说第二,恐怕没有人敢说第一。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HKMG(high-k绝缘层+金属栅极)技术几乎成为了45nm以下级别制程的必备技术。而在这项工艺上,只有英特尔做到了后栅极Gate-last工艺,换句话说,在步入HKMG这个时代,世上只有 Intel 和非Intel两类半导体 企业 。
先进制程却无用武之地
在硅晶圆技术上英特尔的优势,是业界公认的,产业普遍承认英特尔在硅制造技术上领先其他对手2-4年。但这些技术,在PC销量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很难转化成实际的经济效益。我们 看看 英特尔最新一季的财报就能知道:2013年Q3,英特尔的 笔记本 和 台式机 业务相比去年Q3的出货量分别下滑了3%和5%。而与2013年 前三季度 相比,笔记本和台式机出货量总体下滑5%,季度和年出货量都有明显的下滑,PC市场的颓势,几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状态。
虽然 数据中心 业务有所增长,但消费业务一直是英特尔最大的利润来源,而早在2012年10月,英特尔公司的CFO Stacy Smith在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就表示,该公司开工率已经降到50%以下。出现这样的局面,只能说英特尔没有料想到PC市场会如此迅速的崩塌,然而新兴市场也没有及时出手,导致被以 ARM 为核心的第三方代工厂所抢占,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纵有一身武艺的英特尔,也必须要做出一些战略转变,让这一身的本领可以有的放矢。
从Intel Inside到Look Inside
在电脑迅速普及的那个年代,很大一部分人在挑选电脑的时候都会看到机箱正面贴着的那枚Intel Inside的Logo,而这枚Logo也成为很多人标榜自己电脑性能的一个象征。英特尔的这一营销策略也使得英特尔在商业终端用户的认知度从46%提升到了80%。而就在今年的6月份,英特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Look Inside”,从Intel Inside到Look Inside这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使我 联想 到了前不久英特尔宣布代工Altera生产ARM 芯片 的事。
英特尔与ARM的竞争被看成了2014年的一场大战,而英特尔的这一做法有人说是向ARM的一种妥协,其实这条新闻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宣布过了。这件事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英特尔生产ARM芯片,而是英特尔打破了多年来只生产自有品牌的惯例,这是让我们震惊的。
之前提到由于PC业的走衰,英特尔开工率降到了50%以下,开工率下降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决定对停工的生产线进行升级,为14nm技术做准备。随着升级的完成,英特尔将有大量的富余产能需要进行消化,这时开展代工业务似乎也变得顺理成章。这一步如果是英特尔的一个权宜之计还是一步不错的走法,但如果要变成英特尔未来的一项业务的话,还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由于英特尔本身的自有品牌,所以英特尔这次代工的对象并没有与英特尔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而英特尔最新的Atom和消费级的ARM 处理器 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让竞争对手代工自己的产品这确实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所以英特尔的这一步目前还非常谨慎。但这样做无疑是打开了英特尔的业务线,使其面向了所有企业用户。
英特尔全面开放 打通“任督二脉”
英特尔CEO科再奇在今年6月也明确表示,英特尔已经做好了为更多客户进行代工的准备。他说:“我想大概在今年底明年初的时候,大家就会看到我们的一些芯片。我们正在尝试向他们(代工客户)推销一些芯片,也制造自己的,并在努力理解用途、创建生态系统。”
从Krzanic上任英特尔公布的战略来看,英特尔希望通过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从新兴产业到企业级通通占领,并将移动领域与企业领域的相关特点打通,也就是将移动中的技术用到企业中,企业里的特性放到移动上。
在新兴市场上,英特尔一直面临难以渗透市场的困境,英特尔在这一领域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支持是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Krzanich表示,英特尔将把注意力放到规模较大的厂商身上来改善这一问题。同时Krzanich还表示,英特尔希望将传统的优势延续到新兴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将PC的技术引入到 Android 平台,还包括企业级的平台。英特尔允许电脑和 平板 电脑厂商生产可搭载多种 操作系统 的设备,无论是 Windows、 Chrome OS 还是 Android。
英特尔在27年前进入处理器市场,在2002年发布奔腾III至强处理器进入 服务器 市场,两次都在新领域获得了成功。现在,英特尔在新兴的 手机 市场,需要迎难而上,借助自身在制造工艺上的优势获得成功。